棉花棒清耳屎愈清愈塞 醫生教你KO耳朵入水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7/05/16 11:40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5

分享:

分享:

耳仔痕,好惱人。想掏耳朵又怕傷耳,使用去角質清潔液、溶耳垢噴劑等「潔耳神器」能否安枕無憂?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,耳朵有自動推出耳垢,胡亂清潔隨時「愈清愈耳塞」,甚至會導致耳朵發炎影響聽力。

1.頻用去角質液 增發炎機會

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陳鍵明指,平日不建議市民用棉花棒、耳刮等器具掏耳︰

外耳道有自動機制,由耳膜處向外蛻皮,將耳垢自然推出,原理如表皮角質一樣,理論上毋須再處理。

若常用棉花棒掏耳,反易將耳垢愈推愈入,引致耳道發炎、聽力減弱。

那聲稱能去角質的耳朵清潔液豈非「耳痕救星」?陳醫生提醒,使用清潔液亦易有反效果︰

耳垢是皮屑和油脂、毛囊分泌物的混合體,即使清除了亦會再生,反而清得太多,耳內表皮乾燥,會增加皮膚發炎和損傷機會,甚至破壞耳垢自動推出機制;如是濕疹皮膚,耳朵愈受刺激會甩愈多角質,增加毛囊分泌。

2.溶解噴劑 倘堵塞嚴重無效

至於去耳垢噴劑是否有效?陳醫生指,醫學上常使用兩種噴劑,一種用於乾性耳朵,用以軟化耳垢,令耳垢更易推出耳道;另一種是溶解噴劑,令耳垢溶化後流出耳朵。

他指出噴劑效果要視乎耳垢分量而定︰「如只是輕微積聚,可以幫助耳垢離開耳道;但若耳垢堵塞情況嚴重,就需到專科醫生求診,以便洗耳或由專用儀器將耳垢吸出。」

3.耳燭欠實證 反導致灼傷

至於美容院常標榜藉由燃燒、產生「真空」現象以吸出耳垢的耳燭,陳醫生笑言,目前無科學證據證明有用,且有病例是病人因耳燭的蠟錯誤滴入耳道,反令耳朵灼傷。

陳醫生又提醒,亂用工具清潔耳朵,除易造成損傷,亦有機會令耳朵發霉︰

香港天氣較潮濕,加上港人習慣將棉花棒等工具存放在浴室,容易沾上霉菌而不自知,變相增加外耳道發炎機會,甚至令耳膜受損,對聽力或有長遠影響。

那麼何時才應挖耳朵?陳醫生指若感耳痛或聽力受阻,或表示耳垢有嚴重阻塞,宜盡早求醫。但若只是一般耳痕,或只是內部發炎或敏感導致,若由敏感引起可輕輕在牙骹位置按摩,切忌用工具伸入耳道圖「止癢」。

他續指,不少求診病人都因掏耳致病,建議市民勿過度清潔︰「有病例是用水沖洗耳朵時,不慎弄穿耳膜;最好先諮詢醫生意見後才清潔。」另外,有不少人游泳或進行水上活動時未作防備,令耳垢因水份膨脹導致阻塞,建議應戴耳塞才下水活動。

相片來源:晴報

相片來源:晴報

全文刊於《晴報》

《晴報》facebook

【其他熱話】耳鳴背後隱藏的健康問題 耳道發霉會成日耳塞

【其他熱話】骨痛 ≠ 肌肉疲勞 經常骨痛可能患血癌

【其他熱話】腸胃肝臟科醫生陳沛然 不吃藥3個月KO廿年胃氣脹

撰文 : 晴報